李核垂腰祝饐,粽絲系臂扶羸。
節物競隨鄉俗,老翁閑伴兒嬉。
——《夏至》 范成大
夏至,古時又稱“夏節”、“夏至節”。公元前七世紀,先人采用土圭測日影,就確定了夏至。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被確定的一個節氣。每年公歷6月21日或22日視太陽運行至黃經90度為夏至,此時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北端,幾乎直射北回歸線,北半球的日照時間最長。夏至之后,陰氣始生,陽氣開始衰退。
夏至雖表示炎熱的夏天已經到來,但還不是最熱的時候,夏至后的一段時間內氣溫仍繼續升高,直至大暑節氣前后十天左右就是最熱的天氣了。
夏至時節的飲食
夏至時節氣候炎熱,人的消化功能相對較弱,因此,飲食宜清淡不宜肥甘厚味。冷凍蔬果更應適可而止,過度的進食會損傷脾胃。
俗話說,冬吃蘿卜夏吃姜,因為到了夏天整個宇宙的陽氣都和人一樣,陽氣往外走,外面是熱的,里面是涼的,就像我們打水井里抽水是冰涼的,那人體也是一樣,到夏天的時候氣血都跑到體表了,而五臟六腑是涼的,所以食欲總是不佳,總是沒有胃口,所以要吃一些姜等熱性的食物來溫暖內臟,這樣才能夠更好地消化食物。
而菊花茶、綠豆湯、涼茶之類的解渴消暑食品,從養生保健的角度來看,皆為寒性食物,因此不宜天天喝。
飲食的寒溫主要表現在兩方面,一個是物理溫度上的,一個是食物的寒溫屬性。夏天喝溫的或常溫的水都行,陽虛的喝溫一些的,胃熱的喝稍涼的一點的也可以,但冰水總不宜。
在食物本身的寒溫方面,我們要注意一個度,瓜果寒涼,多食恐傷陽氣,寒脾胃。那么溫熱的飲食呢?過食則會傷陰津,生熱邪。所以我們把握一個度,然后根據自身的具體情況而定,寒溫要平衡。
夏至時節的起居
夏至是一年中陽氣最旺盛的時節,此時氣血運行趨外,毛孔張開,陽氣溢出體外,消耗過多則會使人體陽氣處于內虛狀態。
夏至養生重點:“春夏養陽”,而養陽重在“養心”?!饵S帝內經》說,夏季要使志無怒,即心情要愉快,使氣得泄。 氣要怎么泄呢?讓自己經常出出汗,身體里的淤堵之氣和濁氣就可以隨著汗一起泄下來。而如果整日吹著空調,貪涼飲冷,體表毛孔收縮,讓汗泄不出來,再趕上濕邪濕熱,就很容易生出一些麻煩的問題。同樣的道理,在夏天的運動要適度,不要讓自己暴汗,因為會泄氣太多,就會氣虛造成中暑等情況。
中國傳統文化,包括道德經里面都在講:“躁勝寒,靜勝熱”,意思就是人越急躁的時候越不怕冷,比如三九天里鵝毛大雪,你穿的很少,但是因為某些事情特別急躁的話,你很快就會忘記寒冷,急出一身汗,這個就是躁勝寒,那么靜勝熱,我們講心靜自然涼,當你心平氣和的時候,外面的熱對你來說就不能對你產生很大影響,這就是靜勝熱。
所以堂主在這里提醒大家,在夏季保持心靜非常重要,不要有特別多的欲望或者想一些亂七八糟的事情,一定要讓自己內心靜下來,少一些欲望、妄想。
夏至時節的艾灸
生病的人大多屬于陽虛體質。艾葉是溫性的,屬于純陽之物。艾灸能夠溫通經絡,祛除寒濕,補益人體陽氣。夏天又正好是自然界陽氣最重的時候,兩者的陽熱合在一起,溫補的作用更強。所以在夏季大自然陽氣最盛的時候艾灸,補益的效果能夠達到最佳。
堂主根據夏至的節氣特征,給大家推薦了需要特別保證臟腑溫暖的重要穴位:
1、中脘穴。
2、關元穴。
3、命門穴。
4、腎腧穴。
灸? 法:每穴艾灸20-30分鐘為宜,火力宜溫和。艾灸以后多喝熱水(多次少量,切忌牛飲),注意保暖,忌食生冷辛辣。
保尚元艾灸堂,掌握艾灸核心技術,十五年行業經驗,八年直營經驗,獨有密閉排煙系統獲國家專利!艾灸加盟,艾灸項目,養生項目最佳選擇!
發表評論
要發表評論,您必須先登錄。